查看原文
其他

那些有性有爱,却喜欢分房睡的夫妻

点击右边星标 一条 2021-03-15

疫情一年,催生出“居家隔离”政策,

极大地挑战了我们过往的亲密关系模式。
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另一半,

又该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?


年轻人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:
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线上约会,
精英分子开始了自助式的“985相亲局”,
年轻人即便恋爱结婚也选择分开睡或分开住,
女性不再讳言自己的欲望,
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,

还有一批95后已经当上了妈妈……

返工在即,
我们精选了过去一年报道过的4个故事,

与你一起再讨论当代的亲密关系课题。
撰文   谢祎旻   责编   石鸣



2020年,“985毕业生相亲只挑985”频上热搜,“他们用985学历架起了一道生殖隔离。”“他们是担心自己阶层掉落吧。”“没上过985高端相亲平台,你不懂凡尔赛文学的痛。”

就连985圈内人也自嘲:“大家成长路径非常近似,很优秀的人,他会优秀得千篇一律,确实容易看上去无趣、‘凡学’、或者让人讨厌,只有我这样废物的人,才废物得五花八门。”

一条花了2个月的时间,征集了50位高学历相亲者的故事,分别来自清华、北大、哥大、早稻田……同时,一条采访了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沈奕斐,和她聊了聊“985相亲”的利弊。

清华大学女孩乐乐

985相亲最著名的平台——陌上花开HIMMR,是清华毕业的单身闺蜜月亮和乐乐创办的,初衷是为了给自己找对象。她们一开始把用户范围锁在了清北复交(清华、北大、复旦、交大),后来又扩大到了其他985院校和海外著名高校。

诞生5年后,陌上花开的数据库里有了4万多名相亲者,他们的总结画像是:

1. 年龄26-32岁;

2. 年收入在20w-100w;

3. 定居在北上广深以及江浙地区;

4. 主要来自金融、高校、医院、互联网四大行业。
30岁以上的大龄高学历单身者,女性往往比男性有更强烈的相亲需求。同样在20几岁时经历了事业的摸爬滚打期,男生成了钻石王老五,而女生却成了别人眼中“生错性别”的黄金单身者。

在这个平台的群体中,诞生了不少2020年的热搜词:

985相亲:中国985工程中的39所顶尖高校学生间的相亲活动。
陌学:通过观察高学历单身男女的相亲行为,总结985毕业生非比寻常的爱情婚恋观,乃至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。

985相亲典型男性画像(左):年龄27-31岁,身高170cm-180cm,从事金融/互联网行业

985相亲典型女性画像(右):年龄26-30岁,身高160cm-170cm,从事金融/高校行业

采访时,十几位高学历相亲者表示,他们择偶不会限定在985范围内,但用985来筛选相亲对象有很多优势:共同话题多,“智性恋”比“钱”清新,圈子小、不易被骗,维持或跨越阶层。

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沈奕斐分析:“因为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竞争体系中,学习、工作上的成功,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。然而他们忽略的是,婚姻并不会因为有成就感而幸福。”

研究大量婚姻个案过后,沈奕斐发现两个学历完全对称的人未必最合适,因为他们可能擅长于相同的领域,又同时不擅长于同一个地方;反之,如果男性是个博士,太太是一个不搞学术、但对家庭有强烈支持的人,他们的生活通常很幸福,性别对调,结果也是一样的。

大宁宁的择偶标准
沈奕斐认为相亲是打开朋友圈一个很好的方式。每个人在爱情来临前,首先要有交朋友的能力。
然后,可以给自己设1-3个底线。你是个颜控,就在学历上放低要求;你是个学霸控,就在家庭条件方面放宽限制;特别是985相亲者,如果要把985的标准坚持到底,那千万不能在985的背后再贴什么隐形标签,不然只会原地打转。
“每个人如果不是一味要找那个达到你所有要求的理想的Mr. Right,你就不会把自己框死,试试用排除Mr. Wrong的方式,找对象就简单多了。”



在中国,超过80%的已婚人士表示渴望独处空间。日本每4对夫妻中,就有1对是分开睡的。在美国,有31%的夫妻分开睡觉。一种新型的伴侣相处方式正在年轻一代中流行:Living Apart Together,LAT伴侣,简单说,就是和伴侣分开睡或分开住。

恋爱不同居,结婚不同床,真的有必要吗?不和伴侣同居是没那么爱对方的表现吗?分居/分房对二人感情好处多还是坏处多?LAT伴侣的流行折射了当代年轻人感情观的哪些变化?

一条发布了“恋爱不同居,结婚不同床”问卷调查,并采访了十几对实践过LAT相处方式的情侣。


89年生的密密和老公结婚三年里,分居的时间有两年。分开住主要是因为两个人公司一南一北,如果住在中间,各自都要通勤40分钟以上,所以就选择住在各自公司步行15分钟内。周五下班或者周六中午去对方家里过周末,周日下午再分开。

密密觉得,分居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。首先,家居装修上可以按各自喜好来,不用委屈自己。其次,工作日自己消化情绪,周六日可以留出好心情陪伴对方,这样就很难吵架。


《三十而已》中钟晓芹和陈屿因为宠物发生冲突

来自泉州的90后男生本本,觉得白天工作已经耗费了他太多心力,晚上回家只想一个人待着。

他还记得前女友第一次来到他住处那阵子,刚好工作不顺心,他看到前女友动这动那,就浑身不自在,心情烦躁,好比动物的领域里,有别人闯进来。

工作后谈的女朋友,每当对方提出同居,他都会拒绝。但他承认,现阶段自己以事业为重,恋爱才随着性子来。如果是奔着结婚去,没经历过同居的情侣好危险。

脱口秀演员House在节目中提及和女友生活习惯的差异

在外企工作的80后女生白玛则直言,自己比较自我,不喜欢迁就别人。如果爱情和事业有冲突,她会闭着眼睛选事业。

所以她同居过的两任男友,一个因为喜欢带哥们回家开Party,影响她业余时间学英语,一个因为睡觉打呼,长期影响她睡眠,都分手了。

她自幼在上海长大,高中读马克思主义哲学,看书里说婚姻是合法的长期饭票和免费性关系,那时她就觉得对事业心强的女人来说,婚姻不是必需品。如果婚姻都是可有可无,为什么还要同居呢?


日剧《东京爱情故事2020》截图
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女孩认可新版《东京爱情故事》里莉香的观点。这一版中,女主角莉香不再像93版那样为爱痴狂,要求对方24小时都想着自己,而是一边与男主角完治热恋,一边保持抽离的“单身状态”。
这样的爱情观念被网友戏谑为“单身式恋爱”。据《2020年中国职场女性现状调查报告》,有接近6成的女性不认为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必选项。
《2020“后浪”婚恋观报告》则显示,当一份上升事业和一段美满婚姻只能二选一时,78%的女性坚定选择事业,只有不到10%的后浪女性选择婚姻。

“女性愉悦”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个陌生的概念。

2015年底,一位80后女孩(原名赵静)建立了女性愉悦社区,4年来,教会10万女性如何获得性高潮。2018年底,她被BBC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、最励志的100位女性之一。



三木

作为中国女性愉悦领域的开创者,三木发现中国4.8亿城市女性虽然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,但骨子里依然有强烈的“悦他性”思维,在性方面,仍然屈从于男性,不知道如何让自己愉悦。

她认为女性的高潮,事关人的底层自信。“女性学会让自己高潮,就能在身体深处找到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。它会促进你的所有日常关系。”



三木分析了大小城市女性诉求的不同。小城市里的女性,多数对性有羞耻感。大城市里的高知女性多数觉得:我已经这么成功了,怎么可以没有性高潮,我要弥补遗憾。

有一个来自大城市的女生,平时很忙,觉得没有高潮忍忍就过去了。但是疫情期间,每天都关在家里,他们两天就用完了4盒避孕套。老公每次都给她做足半个小时前戏,但是她还是没有高潮。

三木就教她怎么去摸自己的身体,后来她在家里反复练习了7次左右,床单都湿了。当她能让自己高潮以后,她就不责怪伴侣了,在床上也会风情万种,伴侣也很开心。


日剧《失恋巧克力职人》截图

三木社区的学员里产后的妈妈特别多,她们很担心无性婚姻会导致老公出轨,希望学习如何用性留住老公。

有一个35岁、育有两个小孩的全职妈妈找到三木,说她老公常常加班。去年她还在手机上看到老公和别的女人的亲密对话。她猜测老公的出轨可能和她的产后抑郁、以及后来对性没有兴趣有关,而且她也时常埋怨对方不体谅自己,就一点点把他推远了。

学完三木团队的高潮课后,这个妈妈意识到,自己的快乐与否不该指望自己的老公,就去报了肚皮舞的班。“每次上课我都狠狠地尽全力去做,把我对青春的怨怼,都化作汗水,在跳舞之后,我比较开心一些,我想:既然人生已经这样过了一半,也追不回了,那至少现在我要开心一点。”

现在除了家务孩子,她开始给自己安排一些单独的时间,也开始看一些心理成长的书。她的丈夫也觉察到了她的变化,觉得她变得有魅力了,更喜欢和她在一起了。


日剧《下辈子我再好好过》剧照

中国女性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,就是不知道怎么说“不”。三木有一个学员就像渣男收割机一样,她交往的男朋友个个是渣男。

她的第一个对象是大学同学介绍的,第一次跟对方出去,他就牵她的手,第二天晚上,对方就问她要不要去他家里坐坐,结果男生就跟她上床了。

第二个男朋友会在她不想要的时候,硬和她发生性关系。她当时只是感觉不开心,但是现在想起来其实算强奸了。

第三个男生则是有点情感勒索,当女生提出要和他分手的时候,他就扬言要自杀,她也为此抑郁了很久。

她说小学的时候曾经被表哥性骚扰过,她的父母也知道,但就让她忍忍。于是,她不确定不舒服的感受是不是对的,边界感不清楚。对方做了很过分的事情,她都不觉得是对方的问题,觉得或许是“我误会他了”、“是我不够好”。

三木说自己要做的就是肯定她不舒服的感觉,帮助她能够说不。前不久她非常开心地来找三木,说她男朋友向她求婚了,终于告别了渣男。


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,我国女性平均生育年龄已达到29.13岁,与此同时,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,受过很好的教育,家境良好,选择25岁之前就生下小孩。

为什么这么早就生小孩?生下小孩后怎么养?95后妈妈和80后、85后相比有什么不同?新一代妈妈们会怎样影响我们的未来?
一条发起了一个“95后当妈妈”的问卷调查,并且深入采访了8位95后妈妈。

23岁就结婚的山东人圆圆,成长于一个鸡飞狗跳的重男轻女家庭,“公公婆婆人都很好”是她敢于早结婚、早生孩的重要原因。

她坦言自己刚结婚就要孩子,带有功利性的目的,“觉得早晚都要有孩子,不如趁着年轻身体好,再加上工作也刚起步、公公婆婆还年轻可以帮忙带,就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”。
她感到很幸运,公公婆婆都是比较开明的人,她生的是女儿,结果公公说自己这辈子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女儿,特别疼这个孙女。
在处理家庭问题上,圆圆有一种闷声发大财的精神,“因为你跟父母在一起,你永远是获得的比较多。有事的时候,少去跟他们计较一些,低头一点,他们心里会比较高兴,其实赚便宜的还是自己。”

出生于95年的北京女孩李依然,和同样是北京人的老公自由恋爱,很顺利就结婚了。

2019年10月孩子出生后,养育问题上基本上是李依然说了算,她的原则就是抓大放小。小问题比如李依然是母乳喂养,孩子哭了,大人就会下意识地说是不是没吃饱,“你知道他们没有恶意,就不会太计较”。
她觉得年轻人早点当父母反而心态比较平和,她见过大龄生孩子的会比较紧张,生怕孩子有什么问题。“年轻的时候生孩子,相对比较轻松。平时我也属于比较理性的,孩子生病了就治病,有问题就解决,不会说给孩子过度的紧张和关注。”
现在她已经休完产假恢复上班了,工作忙碌,不存在离开家还想着孩子的状态。她也不喜欢让别人觉得自己当妈了就邋里邋遢,外表上反而比以前更注意,体重也恢复得和之前差不多了。“我现在算是早早生了娃,以后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。”

通过分析“95后当妈妈”调查问卷和详细回访,我们发现了90后尤其是95后年轻父母的一些群体性特征。
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,有一定的经济基础。9成人已经买房,77%的人在经历过稳定的恋爱关系后自然而然决定结婚,其中一半人生娃的理由是“早生早好”,自己的身体恢复快、老人年轻可以帮忙带孩子、职场还没到关键阶段等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。

和前代妈妈相比,新一代妈妈面对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都非常不同,她们从想法到行为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,首先不像80后对啃老感到羞愧,95后一代对“啃老”已经习以为常 ,无论在买房、带孩子还是日常开销上,都多少受到父母的资助。
其次,这一代人非常坚持在育儿问题上的话语权,有6成夫妻本人、尤其是妈妈一方,仍然是育儿的主力,她们要求自己科学育儿,不愿让孩子遭受自己所受到的原生家庭伤害。

令人担忧的是,尽管新一代年轻人在各方面都比前一代有更先进的意识,但爸爸们参与育儿的比例并不高,还是像前代人一样,妈妈们承受了育儿的大部分压力,对孩子的状态更加容易焦虑。


数据来源:UC大数据,《中国妈妈“效率指数”报告》

从我们收回的问卷来看,能做到主动承担育儿责任的男性只有3成,有3成男性只会陪孩子玩或者干脆不管孩子,剩下4成最普遍的情况是在工作之余能做到适当参与,已经足够让妈妈们感到满足。于是,相当一部分95后妈妈选择了全职,为家庭牺牲。
 一位妈妈和我们聊起“为母则刚”的话题,相比于自我感动,她清晰地意识到,这是对女性的一种绑架:
“如果当父亲的能够参与到育儿过程中,就不会有为母则刚这种情况了,孩子需要母乳喂养,这个是父亲没有办法替代的,但是除了这一个,其他的当父亲的都可以做。然而可能大部分父亲什么也不做,认为上班赚钱养家就是好男人了,所以为母则刚是一种无奈,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。”

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人物均为化名

题图来源:日剧《下辈子我再好好过》剧照


近期报道:
《这些顺应天时的大智慧,中国人快忘光了》
《上海滩风流一哥的私宅:拒绝极简,宝贝多到让人无处下脚》
《新春热门大师手作:沉香、玉石、翡翠、文房好物,极具收藏价值!》
《中国终于又有一个不辣眼睛的幼儿园了》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